团队博客1 - 团队项目核心信息
📰 团队项目说明文档
项目名称: NewsMind ——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个性化新闻推荐系统
项目带头人: 陈家驹
团队成员: 姜厚丞、方羿、宋尚文
项目周期: 2025年11月—2025年12月
版本目标: Alpha 发布
1. 项目的需求分析和商业前景
a. NABCD 分析
| 要素 | 内容 |
|---|---|
| N(Need)需求 | 用户每天的信息获取来自大量不同频道(如今日头条、短视频软件、微信公众号等)。需要一个整合多源信息的推荐系统,作为一个”理解用户意图”的智能新闻助手,将多个平台信息进行一体化、个性化推荐。 |
| A(Approach)方法 | 结合大语言模型(LLM)与推荐算法,对多源新闻进行资源聚合,对新闻内容进行语义理解、情绪分析与多维度聚合,通过用户对话、偏好反馈和阅读历史生成个性化推荐。 |
| B(Benefit)收益 | 提升新闻推荐的相关性与多样性,增强用户粘性;对媒体平台而言,可显著提高停留时间与转化率。 |
| C(Competitors)竞争 | 今日头条、腾讯新闻、知乎推荐流等;但这些系统主要依赖大规模行为数据,本项目突出”LLM 语义理解 + 用户意图生成推荐”,实现差异化。 |
| D(Delivery)交付 | 第一版交付一个可运行的 Alpha 系统,支持新闻流展示、个性化推荐、用户反馈功能。 |
b. 新闻稿(模拟正式发布)
标题: NewsMind 正式上线:让新闻懂你!
我们推出了 NewsMind,一款由大语言模型驱动的智能新闻推荐系统。不同于传统的算法推荐,NewsMind 能够理解新闻背后的语义和情感,也能理解你的阅读习惯与关注焦点。它不只是推送”你可能喜欢”的新闻,而是提供”你值得知道”的新闻。
FAQ 简要:
- Q:NewsMind 和今日头条有什么区别?
A:NewsMind 更注重语义理解与个性化对话推荐,而非仅基于历史点击。 - Q:系统是否会推荐虚假新闻?
A:LLM 模块将配合新闻可信度评分机制,过滤不可靠来源。 - Q:是否有隐私风险?
A:用户画像存储经过匿名化与本地化控制,遵循隐私保护规范。
c. 典型用户
- 年龄:18–40 岁的新闻读者、学生、从业者
- 特征:信息密集使用者、对实时热点敏感、希望节省筛选时间
- 痛点:新闻量太多、新闻来源纷繁复杂、内容重复、推荐缺乏个性化
d. 典型使用场景
- 用户早晨打开 App,系统生成「今日热点」与个性推荐。
- 用户与 NewsMind 对话:”帮我看看今天关于新能源的政策新闻。”
- 系统基于语义匹配和用户画像,推荐相关报道与延伸阅读。
e. 用户需求发现方法
- 吃自己的狗粮(团队成员自己使用并记录体验)
- 面向同学和同事进行半结构化访谈(了解信息过载痛点)
- 问卷调查收集推荐偏好(内容类型、形式、频率)
2. 项目的团队、估计和设计
a. 团队分工与协作模式
| 角色 | 成员 | 职责 |
|---|---|---|
| 项目负责人 / SCRUM Master | 陈家驹 | 统筹项目进度、分配任务、对接团队博客更新 |
| 前端开发 | 方羿 | 负责网页端 / App 前端界面与交互设计 |
| 后端开发 | 姜厚丞 | 实现接口、推荐算法 API、用户管理与数据服务 |
| AI 架构师 | 宋尚文 | 负责 LLM 集成、语义分析、推荐模型优化 |
| AI 助手(ChatGPT) | GPT-5 | 协助代码生成、接口文档生成、测试用例编写 |
团队模式: 采用「交响乐模式」——每个成员各司其职,但共同遵循统一节奏与迭代计划。
敏捷开发: 每日进行 10 分钟总结对齐。
b. Alpha 版本可实现功能
- ✅ 用户画像初始化
- ✅ 新闻数据抓取与语义分类
- ✅ LLM 生成的新闻摘要与个性标签
- ✅ 个性化推荐流展示
- ⚙️ 用户反馈与再训练接口(最小可用版本)
- ⚙️ “对话推荐助手”初步实现(仅支持部分语义意图)
3. 功能详情与工作估计(独立博客)
此部分将发布在独立团队博客中,包含功能优先级表、工作分解结构(WBS)与估时分析。链接:将在 Alpha 阶段更新
4. 项目的具体开发与推进
a. 代码质量与 Git 流程
- 采用 Git Flow 工作流(main / develop / feature / hotfix 分支)
- 提交规范:遵守 Conventional Commits 规范(feat/fix/docs/test)
- CI 工具:GitHub Actions 自动运行单元测试与 Lint 检查
- 代码评审:每个 PR 必须由至少一名成员审查通过
b. AI Coding 工具的使用
- 使用 GPT-5 辅助生成样例代码、API 文档与测试样例
- 所有 AI 生成代码必须通过 TDD(测试驱动开发) 验证
- AI 辅助产出明确标注”AI-assisted commit”以追踪贡献度
c. 推进机制
- 每日站会记录在博客”Daily SCRUM”栏目
- 每周汇报项目进度、完成情况与风险评估
- Alpha 阶段末进行一次团队评审会议
5. 个人贡献与团队机制
a. 团队贡献评分机制
- 采用 “三维贡献法”(代码量 × 技术难度 × 协作度)
- 每位成员需提交每周任务报告(提交次数、Review 数、功能点)
- 评分结果透明公示,用于评定阶段绩效
b. 成员流动机制
- Alpha 阶段后,团队将通过 成员投票 + 贡献记录评估选出一位成员转入其他团队进行交叉合作(非随机)。
6. 项目总结
a. 预先总结(Pre-mortem)
如果项目发布后失败,可能的原因包括:
- 推荐结果质量低(LLM 生成内容与用户兴趣不匹配)
- 冷启动问题严重(初期用户数据不足,个性化效果差)
- 用户界面不够吸引或交互复杂
- 数据源版权或新闻内容质量问题
- 团队进度控制与测试不充分
✅ 下一步计划
- 完成前后端框架初始化与数据爬取模块
- 发布 Alpha 测试版